吴昌硕的画气不画形

吴昌硕,出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国画家、书法家和篆刻家,他是“后海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绘画题材主要是花卉,但偶尔也会创作山水画。在早期,他得到了任颐的指点,之后又借鉴了赵之谦的画法,并广泛吸取了徐渭、八大、石涛和扬州八怪等诸家的长处,他亦将篆书、隶书、狂草的笔意融入到绘画之中,使得他的作品色彩酣畅、墨色饱满,展现出雄健古拙的风格,同时也开创了新的艺术面貌。吴昌硕注重画面的整体感和气势,他认为“奔放之处离不开法度,精微之处照顾到气魄”,因此他的作品充满了金石气的特点。他讲究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幅菊花线条凝练遒劲,刚柔并济;墨色浓淡相间,不落俗套。同时,画面中还伴有山岩、野石和溪水等元素,更突显了秋菊幽独淡雅、冷逸傲世的情态。菊花枝干通过渴笔描绘,笔力老辣,虚实相生,墨色变化丰富,展现出菊花顽强的生命力。整幅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令人陶醉。

吴昌硕在绘画中注重“画气不画形”的理念,他曾说过:“墨池点破秋冥冥,苦铁画气不画形。人言画法苦瓜似,挂壁恍背莓苔屏。”在这幅作品中,吴昌硕采用了鲜艳的西洋色彩,大胆地以胭脂红入画(据说这种颜料当年要从德国进口),配以大片厚重的荷叶,通过穿插揖让,在浓烈的红花墨叶对比中取得和谐,展现出韵味无穷。他深厚的笔墨功底,使整幅作品在绚烂之上又不落入凡俗,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画面中的牡丹花盛开,娇艳欲滴,明丽动人。色彩丰富饱满,姿态优雅,设色极其讲究,勾线细致圆润。而花下奇石则用积墨与淡墨晕染相结合的手法绘出,略染几笔,素雅动人。地面以素色渲染,营造出空间的伸缩感,使整个画面更加立体生动。这幅作品展现出吴昌硕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竹石图》是吴昌硕在年创作的佳作,当时他已是78岁高龄,正处于艺术盛年。画中以“纵横破古法”的手法描绘了主干和竖石,用大笔上下直扫,竹叶则采取横斜的姿态,险中求正,气势惊人。竹叶疏密有致,落笔潇洒自如,展现出一种气宇不凡的气势。墨气淋漓,挺拔有致。尤其是用淡墨画竹杆,而用浓墨画竹叶,这种精心营造出的自然律动、抑扬顿挫的美感跃然纸上,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与灵动之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gangxinxiw.com/afhhy/503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