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养生的三忌三宜

程少为出诊时间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921/8231870.html
夏至节气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又到了一年的夏至,这天过后,太阳将走上“回头路”,气候开始变得更为炎热。因此夏至也被看作“盛夏”来临的代表,这个阶段更需要注意养生的方法。医院主任医师朱巧为广大市民开出夏至养生的三宜三忌。

夏至三宜

饮食宜清淡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胃口往往不佳,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等疾病。除此之外,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虽然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等作用。但苦味食物均属寒凉,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宜晚睡早起

夏季阳盛阴衰,人们日常起居应顺应自然界变化,可以比平时适当的晚睡和早起。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运行。同时,夏季昼长夜短,中午休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午睡醒后,还可以活动活动洗洗脸,保持下午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出行宜清凉

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轻人喜欢穿牛仔服饰,夏季应避免穿厚重衣物。衣服颜色尽量以浅色为主,减少吸热。衣服的布料尽量选用棉质及亚麻,容易吸汗和透气。

居室宜清凉,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阴凉的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

夏至三忌

忌食生冷、空腹饮茶

生冷食物会损害脾胃,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出现腹痛、腹泻,脸上也容易生暗疮、长色斑。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少饮为宜。

忌运动大汗、冷水洗浴

大汗容易损伤阳气,冷水洗浴容易使人开泄之中,腠理受到闭塞,寒气侵入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夏季提倡温水洗澡。同时要避免洗浴后吹风,特别是小孩子要格外注意。

忌夜卧贪凉

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因此夜间要避免长时间空调开放,否则容易导致阳气折损,导致头痛、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等。儿童睡着之后尽量不要扇风取凉,避免诱发手足抽搐等病症。

夏至饮食推荐

夏至饮食调养方面应益肝补肾,调理胃气,保养精气,多吃淡味食物,保养肾脏。不妨多饮绿豆汤,多食新鲜蔬菜、瓜果等,如芥菜、苋菜、西红柿、节瓜、冬瓜、丝瓜、水瓜、荔枝、桂圆、西瓜、薏苡仁、芡实、淮山、百合、太子参、西洋参等。同时,可选择饮用一些有清凉解表作用的菊花、桑叶、竹叶、荷叶茶等,以助解毒散热。

五味洋参茶

材料:五味子5克,西洋参5克,龙眼肉5克,冰糖20克。做法:将五味子洗净,去杂质;西洋参浸透切片;龙眼肉洗净,去杂质;冰糖打碎成屑。将五味子、西洋参、龙眼肉、冰糖屑同放炖杯内,加入清水ml,将炖杯置武火上浇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即成。

功效:益气生津,养心安神,补益肝肾。

马齿苋瘦肉汤

材料:马齿苋50克,芡实30克,猪瘦肉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马齿苋择去杂物,洗净,切成段。猪瘦肉、芡实洗净,马齿苋、猪瘦肉、芡实一同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小时左右,加精盐、味精调味,再煮沸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行气消胀粥

材料:陈皮15克,大腹皮10克,白萝卜克,生山楂15克,枳壳9克,粳米克。

做法:先将陈皮、大腹皮、枳壳同煎取汁,加入白萝卜、粳米煮成粥,加入生山楂再煮片刻,放少许白糖即可。

功效:疏肝利胆,行气消胀。

雪羹汤

材料:荸荠30克,海蜇50克。

做法:将荸荠洗净,拍碎;海蜇洗净,切丝;同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煎汤饮用。

功效:清热、化痰、消积。

麦芽参苓牛肚汤

材料:牛肚克,麦芽30克,太子参50克,淮山50克,茯苓50克,陈皮6克,大茴香6克,生姜、大枣各适量。

做法:将牛肚浸透,洗净,切块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小火煲半小时,再放入其他精选用料,煲2小时,调味服食。

功效:有健脾、开胃、利胆的功效。

来源:烟台卫生健康

供稿单位:区卫生健康管理办公室

供稿人:于进潇

审核人:曲飞

魅力烟台智汇高新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gangxinxiw.com/afhpz/2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