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南宋著名词人。六世祖张俊官至静海军三镇节度使,受封清河郡王。父亲张枢官至合门簿书。
张炎出身名门望族,前半生在临安过着优裕的生活。南宋灭亡后,生活拮据、漂泊落魄。张炎创作了我国第一部词论专著《词源》,对南宋后期最大的词派「雅正派」进行了总结概括。清末学者王国维曾言「玉田(张炎)之词,余得取其词中一语以评之曰“玉老田荒”。」
本文选取张炎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孤独的我无法排成字形,
只能寄出相思情意一点。
点评:出自《解连环·孤雁》。词人以孤雁自况,表达他对故国的思念,以及自己的漂泊之苦。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被愁苦煎熬着的庾信,
可怜夜夜都深含离情。
只有那落下的梧桐叶,
不知有多少秋凉悲声!
点评:出自《清平乐·候蛩凄断》。「兰成」是北周诗人庾信的字。庾信曾经奉命出使西魏,然而,却被西魏扣留。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
你载一船白云归去,
试问谁将玉佩相留,
顾盼洲中的倒影呢?
折枝芦花寄赠故友,
芦花透出一身寒秋。
点评:出自《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楚佩」是一则典故,湘夫人久等湘君不来,遂捐玦遗佩于江边。词人折苇送别,不仅仅是伤感离别之苦,也暗含对故国沦丧的悲痛。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去年的燕子已飞向遥远南方,
今年的燕子又落在谁家梁栋?
暮春三月不要听那夜间风雨,
它不是在催花开,是葬花啊。
点评:出自《清平乐·采芳人杳》。词人以燕子自况,表达漂泊之苦。暮春三月的急雨,不是催促花开,是在摧残春花,词人一语双关,透出家国之痛。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碧绿的荷叶圆圆的,天生净洁;
在清浅的沙洲,在遥远的水边,
它亭亭摇曳着,姿态清然妙绝。
点评:出自《疏影·咏荷叶》。词人咏叹荷叶亭亭玉立,清净圣洁。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清明时节,雨声喧哗一片。
江水上涨淹没渡口的沙滩。
雪白梨花冷冷看着我走过,
仿佛责怪我不去思念故土,
而对他乡的山水痴情苦恋。
点评:出自《朝中措·清明时节》。词人在清明时节冒雨出游,本想欣赏美景借以忘忧。不料,却被梨花冷眼相待,说他不思念故土,痴情他乡山水。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是谁在楼上吹奏起,悠扬的玉笛声?
山前宽阔的水面被浓厚的云雾遮盖。
天上的燕子忙忙碌碌,在搭建新巢。
可是,我所思念的人儿却远隔千里,
眼前只有一枝梨花在雨中与我作伴。
点评:出自《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劳劳」即忙碌的样子。词人听到凄恻的玉笛声,不由地升起思乡之情。等他要眺望故乡时,却被浓厚的云雾遮拦。此时,他看到天上忙忙碌碌、成双成对的燕子,又思念起离人来。然而,离人却远隔千里,现在只有雨下的一支梨花与自己作伴。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蟋蟀的哀鸣声让人愁断肠,秋风萧瑟的秋江岸,人与秋虫共鸣。
冷月落沙洲,澄江犹如彩绢,望断千里芦花,却不见归雁行踪。
点评:词人写秋愁,却不落一愁字。而是说「芦花盼燕」,含蓄隽永中,透出张炎填词的深厚功力。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
帘子外斑鸠啼叫,周围细雨绵绵;
几处闲置的冬田,趁着春雨锄耕。
点评:出自《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南宋灭亡后,张炎一度离开杭州。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词人南归,这首词创作于他返杭的第三年。
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上次我们一起游玩过的地方,
溪上碧桃是增加还是减少了?
点评:「前度刘郎」是一则典故。唐朝诗人刘禹锡北还后,曾作《再游玄都观绝句》「终逃到是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调侃当年将他远谪南方的朝廷权贵,是否还在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