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诺得2024春拍南国春声粤籍名家书

广东是近代最早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区,晚清以前,中国唯一的开放口岸就在广州。在商贸经济带动下,求新求变文化思潮影响势头强猛,广东的画家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画家群体。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绘画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西方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理念、技法,把西方绘画理论和方法,同中国绘画的优秀传统进行融会贯通,用来反映中国现代变革时代的现实生活,形成具有独自特色的绘画流派——岭南画派。岭南派与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为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画派之一。他们师承关系明显,作品生活气息浓郁,以兼工带写、彩墨并重为特色,为推动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次春拍富诺得欣然推出“南国春声——粤籍名家专题”,从居廉、何香凝、陈树人、黎雄才、丁衍庸、楊善深、邓芬,到粤籍名家赖际熙、林风眠、关良,邀请藏家一同探索、感悟岭南艺坛兼容并蓄之独特面貌。

专题精品导览

居廉(b.-)

居廉,字士刚,号古泉,别号隔山樵子,晚号隔山老人。广东番禺人。近代岭南地区著名的花鸟画家。与居巢并称“二居”。善画花鸟、草虫,尤以写生见长。笔法工整,设色妍丽,创撞水和撞粉法,是岭南画派奠基人之一。世称岭南画派创导者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均出其门下。

LOT居廉花鸟四屏设色绢本镜框

尺寸:.5×2.5cm×4

钤印:古泉

题识:居廉;居古泉;古泉;庚子秋七月为文浦五兄大人鉴正,古泉居廉。

鉴藏印:陈庇鉴定印

展览:第一届长大论坛暨保利文化艺术展,年11月,广州。

出版:年11月《第一届长大论坛暨保利文化艺术展》P

左:《第一届长大论坛暨保利文化艺术展》出版物封面

右:《第一届长大论坛暨保利文化艺术展》P

居廉花鸟四屏(局部)

居廉初学宋光寶,后乃自成一家,其笔下所作鲜花明媚研艳,令观者把玩不忍释手。

居廉花鸟四屏(局部)

此四屏以没骨法为基础,用写实法绘多种不同花鸟时卉,曲尽其态,设色妍丽尤其余事。一枝一瓣,清新雅致,生动的将现实中鲜花再现于方寸之间,展观其画,仿佛置身众香国中,妙不可言。一笔一划创造了宁静恬淡的境界,似抒情诗般的感染观者,足证画家下笔时用心。

居廉花鸟四屏(局部)

此作清新明丽,生动逼真,布局有致,笔致严整,莫不精工,极具诗意。绘有牡丹、菊花、葡萄、绶带鸟等极具韵味和寓意美好的题材,细观背纸发黄,为民国原装裱,保存品相极好。居廉颇有创新的技法在中国画坛上亦独树一帜,形成了“居派”风格。居廉是晚清承先启后的广东画坛一代匠师,可称为岭南画派的先声。

林风眠(b.-)

林风眠,原名林凤鸣,广东梅县西阳堡人,中国画家暨教育家,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其艺术生涯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的缩影。

他学习西洋画法,并融入中国文化,创作过以反封建为题材的油画,另对中国传统绘图,如隋唐山水、敦煌石窟壁画、宋代瓷器、汉代石刻、战国漆器、民国木版年画、皮影等也加以研究。在创作上尊重中外绘画和民间艺术的传统,反对因袭前人,墨守成规;主张东西方艺术要互相沟通,取长补短。

LOT59林风眠双鹤设色纸本立轴

年份:年作

尺寸:12×2.5cm

钤印:林风眠

题识:张荣先生属正,林风眠一九三四,西湖。

此作《双鹤》充满了东方艺术的风韵,画面主体双鹤,强烈中显示出柔和,单纯中蕴含着丰富,画面右上方的荷叶与下方植草墨色拉出空间感,既对立,又统一。勾勒出平静恬淡又高雅潋滟的情韵。

陈树人(b.-8)

陈树人,原名哲,后改名韶,字树人,以字行,号葭外渔子。籍隶广东番禺(今广州)。自幼喜爱美术,早年师事著名画家居廉。与高剑父、奇峰开岭南画派先河,合称“岭南三大家”。

徐悲鸿对陈树人的评价则是:“先生绘画之作风,为春光骀荡,直抒胸臆。又变化多门,锐意创格。

LOT陈树人木棉设色纸本立轴

年代:年作

尺寸:67×9cm

钤印:树人之印

题识:二十三年春月写,息园画课遣兴,陈树人。

鉴藏印:力成偶得

陈树人木棉(局部)

木棉的外号叫英雄树,象征着豪情壮志的品格,木棉盛开时有“万炬烛天红”之势。陈树人一生酷爱以木棉入画,曾在《木棉》诗的小序中写道:“木棉与他树并植,必高出之,谓为英雄树,又称曰省花。余特赏其高标劲节,冠绝凡卉,因成是咏,以志心仪。”蔡元培评价他说:“陈树人先生,纯粹美术家,而具优美个性者也。”他的绘画注意写生,并弃仿古,花卉赋色,别有技巧,能表现其娇艳柔嫩,而有清秀明丽之气。

LOT杨善深、赵少昂玫瑰小鸟设色纸本镜框

年代:8年作

尺寸:9×1cm

钤印:杨善深、少昂、肖形印

题识:绮莲女士清赏,三十七年夏始,善深写玫瑰,少昂缀小鸟成之并题。

杨善深、赵少昂玫瑰小鸟(局部)

LOT54何香凝双喜图设色纸本镜框

年代:2年作

尺寸:91×40cm

钤印:何香凝

题识:时在民国卅一年秋仲,何香凝写于双清馆。

LOT丁衍庸仿八大山水设色纸本立轴

尺寸:18×45cm

钤印:丁、牛君

题识:法八大山人,丁衍庸。

LOT关良人物设色纸本立轴

年代:年作

尺寸:68×45.5cm

钤印:关良、关良、八十后作

题识:东郭先生受教图,贤文同志正之,己未六月于青岛旅次。

LOT黎雄才山林建设设墨纸本立轴

年代:年作

尺寸:16×8cm

钤印:黎雄才印

题识:一九七九年九月写于北京颐和园藻鉴堂,雄才。

年,“中国画创作组”迁到了颐和园内的藻鉴堂。老画家们在藻鉴堂前后工作生活了约5年时间,“藻鉴堂”被公认为当时中国画的创作中心。

年,69岁的黎雄才在广州举办完个人画展,之后在两个儿子的陪同下从广州坐飞到北京,住在藻鉴堂招待所一楼。与同代名家完成大量礼品画、陈列画和出口画等创作任务,多幅作品被国家收藏。本次春拍拍品正是创作于这一时期。

黎雄才山林建设(局部)

黎雄才山林建设(局部)

黎雄才山林建设(局部)

这幅画蕴涵着巨大的能量,画中丝毫不见犹豫不决的线条。画面中景色的远近,表现得层次分明贴切。近处松林气魄沉雄,笔力老辣而稳健,“画树要表现出树的年龄、性格、姿态、向背、生长土壤的瘦肥程度等。”这定是一块山水福地。江流盘山而过,山脚下是劳作不停的人们。从山麓至山巅,松林层叠,直入云间。水汽与烟云游走于山势之间,一下子打开了画面之“气”,活墨则有气有光彩。

黎雄才写生稿,尤其是松树的画作,就画了数万棵。

黎雄才早年师从高剑父学画。松柏与山川随他去到日本,多年后,“万年不老松”北上藻鉴堂,收获了更多瞩目和仰望。山静水活,须领会其趣。山之四时季节,树之风晴变化,古人云:“山水不问树。”即自然中树种类多,而又缩小千百倍,故不能说明什么树之意。但他的树,是有豪气的松柏。高剑父先生言:“画画用笔,易放难收。”正如下山,如从山顶向山下跑,便无法收住了。多年前,当他安排黎雄才上阁楼画画,把竹梯移开,不让他下楼玩耍。黎雄才深知高老师用意,每天上楼总是勤奋学习直到老师把梯子移回才下楼休息。一天,高老师外出到傍晚才回来,到了下午一点多钟,黎雄才见还没有梯子下楼,就继续画画,画到下午将近六点钟,才听到高老师叫他下楼。高老师赶忙问:“我有事迟回来,你干嘛不叫其他同学移梯子回来?”黎雄才笑着说:“没事的,下不来好喱,有多点时间画画。”可见他对艺术的热爱。

LOT68邓芬采莲图设色纸本镜框

年代:年作

尺寸:50×cm

钤印:邓芬、诵先

题识:己亥小阳月,画此为英煦世兄雅正之,昙殊芬识在香港阿赖耶室灯下。

说明:上款人“英煦”应为周英煦。周英煦籍广州,其父周康燮毕业于黄埔军校,后任广州《中正日报》社社长,并创办香港龙门书店。父子雅好翰墨,所藏岭南诸家作品皆为精心力作。

邓芬采莲图(局部)

邓芬采莲图(局部)

LOT赖际熙书法水墨蜡笺立轴

年代:19年作

尺寸:×74.5cm

钤印:赖际熙印、癸卯翰林

题识:旅港台山商会同人鞠躬,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岁次癸酉孟春吉旦赖际熙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gangxinxiw.com/afhpz/495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