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齐白石书画院院长汤发周分享朱光宇谈

白石师着色:色调对比,远近虚实明暗,映衬分明。他主要运用红、黄、蓝三种原色,以浓淡、轻重的技法绘画。他老画的牡丹、荷花、桃子、樱桃、荔枝、红梅、牵牛花、鸡冠花……鲜艳夺目,栩栩如生。宗师独创红花墨叶的画法,以洋红画花瓣,以墨分浓淡涂荷叶,色彩强烈、清雅、大方、脱俗。有一次,我画了一幅《鸡菊图》,请白石老人指正。他老说:“鸡身上的羽毛,要先涂淡色,后加浓色,这就是所谓‘浓破淡’,你是用的‘淡破浓’,不相宜。这浓淡相破,是一种技法,你必须多看我画,才会得心应手。”齐白石作品《荷花》又一次,我画了一幅“千丘万壑云外峰”的山水画,请老人赐教。老人看后说:“这种画法是清朝四王的画法,但是我衰年变法创新,就是要跳出这个樊笼,另出新意,独创风格。对这种画法,我在一幅山水画上题云‘山外楼头云外峰,匠家千古此雷同,卅年删尽雷同法,赢得同侪骂此翁。’我原先也是这种画法,画梅花学北宋杨补之的。陈师曾说过:‘你这种画法,没有气势,又费时间。’劝我变法。因此,我变法以后的画,气势磅礴,声誉大噪,遍及东洋西欧。”齐白石作品《荷花青蛙》我姐丈王代之教授,原是在法国巴黎学西画的,他回国后改画中国画。一次,他将作品请老人评议。老人认为他的派韵高雅,迥与众殊。尤其他的“点”,点得最得当,恰到好处。老人说:“点是一幅画的最后工序。点得适当,画龙点睛,醒目提神;点得不适当,全幅逊色。”又说:“画画不要太像。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要在似与不似之间,才是好作品。”我对此言,深有领悟。齐白石作品《牵牛花蝴蝶图》老人画画,首先凝神集思,再后下笔,一气呵成。一幅画画完,夹在对面墙壁上的铁丝上,自己坐在隔五六尺远的藤椅上,凝神注目,感觉不够处,取下来,补两笔,点两点,又挂上再看。有一次,他老画一对竹鸡,两竿竹子,一个出土的小笋,画面显得特别清幽,引人遐思。我在旁赞叹不已。老人轻捋银须,神采飞扬。后来这幅画为日本人赏识购去。老人还擅长作诗,精通书法篆刻,堪称诗书画印四绝,这里我不一一赘述了。(本文图片素材源于齐白石传人书画网)(图文/少白公子)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主讲人:汤发周辛丑年发布于华东齐白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汤发周分享:刘淑渡回忆齐老曾给了我个润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gangxinxiw.com/afhpz/520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