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人民资讯

「本文来源:中国商报」清代著名画家恽寿平为常州画派开山祖师。他一生清贫、不慕富贵、崇尚气节,视名利如草芥,誓不应科举,以卖画为生。他所绘的《荷花芦草图》体现了自己心怀恬淡、自在悠远的志向。《荷花芦草图》描绘的是秋天的美景。画面正中是一支新荷亭亭玉立,在秋风飒飒中挺立怒放,盛开的花瓣娇艳动人,显示出卓然不群的秀美风姿,如明代诗人李之世《赋得秋荷》中“盆荷秋欲尽,偏放一枝奇”之诗句。画中的荷花以恽寿平特有的没骨画法绘出,色调清丽冷艳,用笔洒脱飘逸,营造出一派宁静渺远、空濛清新的韵味。其左侧是一片凋残半枯的荷叶,满满的沧桑感;其右下方也有一片荷叶,正值风华正茂之时。荷花的右侧一支半弯枯色的荷茎尽管老态龙钟,仍然不屈地昂起,孤零零地撑起一朵枯槁无色的莲蓬,蓬眼黑幽,老气横秋。莲蓬之侧一株芦苇傲然屹立,芦花盛开。莲花、枯叶、芦草等枯润相间,形成鲜明对比。而画面的最底层,细嫩的荷叶正在水面绽开,密密麻麻,千姿百态;芦苇根部新发一簇茂密的芦草,正茁壮生长。嫩荷新芦为萧瑟的秋色注入了勃勃生机。画幅左上自题:“此帧数年前在东池上醉后涂抹,残荷离披芦草交横,略得荒汀寂寞之至,置乱纸残帙中,不知何时为书老所得,今秋偶出示,余恍然如房次律遇故物于破瓮中也。因书老索题戏为拈笔。”恽寿平(年至年),初名格,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东园草衣、白云外史。他自幼聪慧,八岁能咏莲花诗,勤奋好学,诗文、书画无不精擅。恽寿平擅山水、花鸟,尤其是在花鸟画方面成就最为突出,他继承、融合,又加进自己的独创因素,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改变了明代写意花鸟用的“勾花点叶”式的陈旧方法,以彩笔取代墨笔直接挥抒,从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时代风格。他的没骨花卉,糅合了五代黄筌、北宋徐崇嗣两派技法,既重视写生,力求形似;又强调“与花传神”,力去华靡,追求清新淡雅。恽寿平早期的荷花作品,用笔较工整细秀,设色清淡,虽略显拘谨,但颇能传达荷花秀润娇艳的清致;中年运笔飘逸潇洒,达到了形神皆备的境界;晚年苍劲放逸,笔墨简率苍劲,具有更多文人画的墨戏意趣。正因为恽寿平卓越的艺术成就,所以其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并称“清初六大家”。清代张庚《国朝画征录》曰:“近日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户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荷花芦草图》是恽寿平的代表精品,其精在传神之情上。虽然其自谦是“醉后涂抹”,但所绘之荷花、芦草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其笔法透逸、设色明净、格调清雅、意境深邃,有郑板桥《秋荷》诗之意味:“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gangxinxiw.com/afhzp/453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