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萧朗先生有一方很喜欢却不常用的印章:“推陈出新”,这是当年在广西时,老同事老画友又同有下放境遇的李骆公先生专门为他刻的。虽说很少使用,但这方印章一直见证着萧朗先生在花鸟画艺术上不断进行着大胆尝试和创新。
李骆公先生为萧朗先生刻制的印章《推陈出新》事实上萧朗先生从很早就对中国画的创新有着深刻认识。在他看来,中国画必须恪守传统,丢掉传统等于失去了根本。但同时中国画又必须与时俱进,具备时代风貌,表达当代人思想和情感,所以必须创新。
推陈出新纵观萧朗先生一生的艺术历程,他在努力从雪涛艺术走出来,最终形成自己艺术风格的同时,还始终不断思考着运用不同的章法、笔法、墨法以及其他特殊的方法对花鸟画进行尝试。《二乔》便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二乔二乔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传统中国花鸟画中的牡丹,不管是孤芳自赏的独枝,还是繁花似锦的花丛,其枝干、叶子、花头、花苞等在画面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萧朗先生在这方面却有自己独到的感受和体会,他多次试验用归纳的方式为牡丹“做减法”,即在用笔上,只用“点”不用线,《二乔》便是如此。在这件作品中,花瓣、叶子、花蕊全部是用大小、深浅、浓淡、干湿、虚实等相互对比的“点”来构成,没有枝干,没有叶脉,最终画面中只有款题是唯一的线条。作品的整体感很强,具有装饰性,让人看后有着新颖、清纯、厚重和现代的感觉。取名“二乔”,则是以两朵国色天香的牡丹寓意三国时期倾国倾城的两位美人“大乔”和“小乔”,不仅增加了作品的戏剧性和故事性,更令观者回味无穷。
《二乔》这个题材萧朗先生先后画过多幅。年的这幅比之前画的那些更符合其创作理念,更让他满意,故被收录在年4月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萧朗》中。年,这幅作品参加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萧朗百年诞辰书画艺术展”,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荷塘清香藏娇萧朗先生一生特别喜欢画荷,而且运用过各种画法,可以说他在荷花题材创新方面所进行的尝试是非常多的,《荷塘清香》与《藏娇》属其中别出心裁之作。一深一浅、一浓一淡的几片硕大的荷叶迎面展开,几乎占据了画面的全部,笔触刚劲有力,墨色浑厚而富于变化。与之相映成趣的是色彩艳丽不俗、笔法细腻生动、有闭月羞花之美的花头,半隐半露于两片荷叶之间。年创作的《荷塘清香》,还有一些苇草和花苞,而到年创作的《藏娇》则全部被省略,令主题更加突出,也更加耐人寻味。两幅作品的共同之处是构图的装饰性与现代感,具有很强的艺术突破性与视觉冲击力。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萧朗先生在花鸟画创新上大胆追求与探索。
荷塘倩影倩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荷塘倩影》与《倩影》,是萧朗先生又一组富于创新意义和现代风格的作品。在传统的中国花鸟画里,刻意表现水中物象的倒影是非常罕见的。而这两幅作品,不仅具有现代艺术的风貌,在运用中国的水、墨、色表现新感觉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尝试。
两幅作品用线很少,大笔触的浓墨画出水面之上的荷叶,荷的梗也画得很清楚,随后用稍淡一些但变化丰富的墨与色,排列出似有似无、若隐若现的水中荷花及叶梗倒影。《荷塘倩影》描绘的是一只刻画细腻的鹡鸰鸟飞翔在水面上;而《倩影》则是一只用浓墨绘出剪影式的蜻蜓在平静的水面一掠而过,这一鸟一虫与水中艳丽的荷花倒影交相辉映,带给观者无限的美感和遐想。
年,《倩影》参加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萧朗百年诞辰书画艺术展”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年,作为具有现代风格的中国花鸟画作品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艺术的历史表达——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书法与绘画”展。《荷塘倩影》于年9月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大匠之园—萧朗艺术作品展”上与观众见面。(来源:玺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