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c9oekn7.html9月17日,湖北武汉,一名14岁男孩因为在学校玩扑克,被老师叫家长,母亲在教学楼楼道,打了儿子两耳光后,母亲离开,孩子默立两分钟后,跳楼身亡。一个14岁的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陨落了,令人扼腕叹息,悲由心生。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入情入理入心的合格父母,让我们的孩子不那么脆弱,不那么不堪一击,避免悲剧发生,也让我们心更安?冰心老人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爱孩子,是我们做父母的本能。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尊重孩子,是我们父母一生都要做的功课。爱孩子,更要尊重孩子。爱,不是溺爱;尊重,不是任其发展,不管不顾。爱是什么,爱是无条件而又有原则地爱孩子。无条件地爱孩子是说,无论孩子是优秀还是不优秀,无论孩子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也无论孩子是健康还是残疾,都要爱孩子。科胡特说: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或许这就是爱孩子的一种至高境界,发自内心纯粹地爱孩子。有原则地爱孩子,是权威型父母的表现。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将父母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独裁型、溺爱型和忽视型。权威型父母——对孩子有合理的要求,适当的限制,并且对孩子有规划、有目标,并鼓励孩子达到这些目标。当然也会在孩子达不到目标,完不成任务时,给予鼓励和关爱,并且恰如其分地鼓励孩子自我成长。将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关爱贯穿在孩子成长的各个环节中。独裁型父母是一味高要求孩子,但是对于孩子的感受却忽略不计;溺爱型父母尽可能去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而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或者提出要求,当孩子撒娇、耍泼、哭闹时,立刻妥协;忽视型父母,可能因为工作等其他原因,对孩子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任其发展。如何爱孩子:第一、给孩子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对孩子最好的爱,是爸爸爱妈妈,爸爸和妈妈营造的这种爱的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来源,是孩子内心的靠山,是孩子内心的一种温暖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隐秘的角落》中的张朝阳,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让他成为一个既克制、隐忍而又想反抗,又对爱充满渴望的矛盾综合体。所以父母婚姻的不幸,会让孩子自卑、多疑、脆弱的心里出现,父母的补偿心里,又会产生过分的溺爱和照顾,在不健康的氛围中,孩子的内心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父母,应尽量给孩子健康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身心健康。第二、多肯定、多鼓励,少教育、少批评有网友说:脑子残疾的家长批评孩子,永远是在放学路上,人多的场合,以及饭桌上。年4月17日,17岁的男孩汤某因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回家路上,母亲批评他后,他从车上下来,跳下了卢浦大桥,当即身亡。在我们痛惜并感叹孩子内心脆弱的同时,有人分析孩子的行为无非是因为:一是父母让孩子感到痛苦,二是以死想让父母悔恨。父母也确实悔恨万分,这一辈子都将在自责和痛苦中度过。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吃亏是福,而孩子却在等家长的一个肯定,一个道歉。多肯定,多鼓励孩子,少教育,少批评孩子,和孩子产生同理心是多么重要。除了语言的鼓励,还应该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爱,爱抚、点头、微笑、夸奖、拥抱、亲吻,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第三、关爱孩子的身心健康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被老师叫去的体验,尤其是调皮的孩子,每当收到老师的反馈信息时,就会产生一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好像天要塌下来了。见了孩子,那种火冒三丈的情绪已经身不由己,不发泄出来似乎就无法释然。但很多时候,也是事出有因,在没有调查清楚时,还是先和孩子好好沟通一下,听听孩子的意见。还有很多父母以分数就是一切,学习就是生命的标准定义孩子的行动。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身心健康更是重中之重。马卡连柯说: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让我们做权威型父母,学会爱孩子,陪伴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如何才能尊重孩子: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会懂得尊重别人,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第一、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别林斯基说: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当我们不懂得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相当于在孩子自尊自爱的幼小灵魂中,撒下一片伤害的种子,扼杀孩子的自信心,毁灭孩子的自我价值。尊重孩子首先应做到:不辱骂孩子、不嘲讽孩子、不当众揭孩子的短,不强行干涉孩子的私生活。第二、认可孩子的自我价值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无价之宝,我们要懂得欣赏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对孩子的期望值必须是合理的,对孩子的要求不能不切实际。当孩子有某些缺点,甚至缺陷时,我们不能改变,必须接受并且接纳,接纳孩子的优秀,也接纳孩子的问题。第二、适当引导,不过多干涉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伊能静一次被钟丽缇吐槽,她比秦昊大10岁,在生活中总是想告诉秦昊一些道理,秦昊告诉她,即便是你比我懂得很多道理,但是我自己的人生,还是需要我去闯,即使是试错,那也是我自己的人生。当懂得这个道理后,伊能静再也不去对秦昊指指点点,她认识到应该让秦昊去做他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从此对待她和前夫的儿子,也很少再加干涉,她觉得自己的经验再好,那也只是自己的,应该鼓励儿子去走他自己的人生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大胆放手,让孩子去试错,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成长。第三、不以爱的名义去逾越孩子的空间和界限《无声告白》中的小女孩,承载了父母太多的爱和负担,最终承受不了,选择了跳河自尽。父母的过分关怀、过分干涉,让她敏感、神经质、孤独没有朋友,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解决,当长期的压力无法释放时,导致了悲剧的最终发生。第四、让孩子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让孩子感受成功的体验最近和儿子一起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小作者鲍蕾伊的父母离婚了,父亲是一名卡车司机,常年在外跑长途,母亲在一家餐厅工作,业余时间还要去夜校学习护理知识。小鲍蕾伊有了问题总是尝试自己解决,最让他困惑的事情是,午餐总是被偷走,经常饿着肚子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苦恼了很久,他决定自己研发一个防盗报警器,在图书馆查阅了资料,又去五金店购买了电池等物料,经过精心研究,最终大功告成。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人生各种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都尝一尝,才能更加成熟,将来才会更加适应社会。最后,给父母两点建议:第一,父母要学会示弱,让孩子学会承担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也是爱做家务的孩子比不爱做家务的孩子高出20%,而且婚姻更幸福。但是多少父母舍不得孩子干任何事情,总是怕孩子承担不了。有些时候,我们应该学会示弱,让孩子觉得他们很强大,可以为父母分担生活的重担。第二,终身学习,是父母不能不做的功课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父母是唯一不用持证上岗的职业,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他们每个阶段的状态和问题都是不一样的,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能胜任这份职业,也是基于这种心理,近一两年以来,我购买了很多课程,读了很多书,在不断地学习如何当一位母亲。通过学习,我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认识到:学习真的很必要。我们的成长和付出,才能应付得了孩子的成长,否则,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不要到了沟壑难平的阶段再去抓狂。爱并尊重孩子,是我们做父母一生要做的功课。让我们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用爱的语言激励孩子,用爱的细节打动孩子,尊重我们做父母的权利,也尊重孩子幼小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