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今日夏至
夏至赏文物
海报上的文物为三星堆博物馆文物
——青铜神树
Ⅰ号大型铜神树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采用分段铸造法铸造,使用了套铸、铆铸、嵌铸等工艺,通高3.96米,树干顶部及龙身后段略有残缺。在我国迄今为止所见的全部青铜文物中,这株神树称得上是形体最大的一件。
铜树底座呈穹窿形,其下为圆形座圈,底座由三面弧边三角状镂空虚块面构成,三面间以内擫势的三足相连属,构拟出三山相连的“神山”意象,座上铸饰象征太阳的“☉”纹与云气纹。树铸于“神山之巅”的正中,卓然挺拔,有直接天宇之势。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一仰一垂的两果枝,果枝上立神鸟,树侧有一条缘树逶迤而下的身似绳索相辫的铜龙,整条龙造型怪异诡谲,莫可名状。
其是中国宇宙树伟大的实物标本,当可视作上古先民天地不绝,天人感应,人天合一,人神互通之神话意识的形象化写照。它反映了古蜀先民对太阳及太阳神的崇拜。
夏至后
天气愈发炎热
可食薏仁绿豆粥
有健脾化湿,清热解暑的功效
夏至品非遗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夏天的风吹醒了一池的美丽景色荷叶层层铺开,高举着荷花
蜻蜓捷足先登,领略夏日风情
可谓是荷花一枝,夏意满塘
乘坐小船
在荷塘中穿梭
手中的扇子送走了炎热
悠悠夏日,烦恼全消
海报上的文物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贡龚扇
龚扇产于四川省自贡市,又称自贡龚扇。清代光绪元年著名艺人龚爵五以牛骨、玉石为扇柄,竹条为外圈,用黄竹篾丝编织各式图案,创制了扇面约六寸的宫扇,故称“龚扇”。龚扇图案鲜明,精美别致,在流传过程中得到许多人的爱重,声誉日隆。年,龚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为“天下第一扇”,龚扇可非浪得虚名,它选料之精,做工之巧,艺术品质之高,制作工艺之复杂,堪称艺术中的珍品。它晶莹光亮,宛如纨绢,有灿若云锦、薄如蝉翼的美评,也是自贡著名的小三绝之一。
龚扇主要材料为黄竹,编制它的竹丝需特制工具加工而成,竹丝透明莹洁,薄如蝉翼,以无竹花心,无黑黄斑纹,竹质老嫩适中者为宜。一把龚扇通常要经历60天以上的编织,每一步都要经过成千上百次的练习。它的制作从备料制丝到编织都是一双手和一把刀的全手工操作。龚扇用薄0.01-0.02mm的竹丝对照名家字画,用-根以上的竹丝,形神兼备地将图案跃然于扇面之上。扇面内容取材丰富,有山水人物、传说故事等。
截至目前,龚扇的制作过程还没有一步可以用机器代替;从选料制丝到编织成品,其间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凝神屏息而作——喘一口粗气、打一个喷嚏,都可能让上千条细丝乱作一团;若是一个地方编错了或是编得不够好,就要从已经完成的进度里撤下其中的一根竹丝,再将新的竹丝重新编进去。
不仅如此,龚扇扇面上的图案花纹,还会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明暗变幻,同一把扇子,从正面、反面、左侧、右侧去看,都呈现不一样的美感。
龚扇质薄如绢、绚丽如花、光滑如镜,扇面图案千姿百态,别具一格,花鸟人物栩栩如生,山水人物,跃然其上,诗词书画显现其间,其玲珑剔透均体现龚扇工艺细致涓洁的质感和独特的个性魅力,体现其传统文化和谐自然的特质和人文精神,展示了中华竹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
夏至已至
尽情享受夏日时光吧~
往期推荐
顶流三星堆,又上新了!
20件旅游商品全省夺金!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大赛结果揭晓
遂宁的荷花,开了
素材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