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荷叶还能装酒

白癜风治好会复发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25/6352637.html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在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道出了西湖夏日里荷叶青翠碧绿、荷花鲜艳娇红的美丽景致。其实,荷叶可不仅仅只有观赏的功能,在古代,荷叶的妙用可多着呢!

荷叶是古人的打包神器

《水浒传》里头,鲁提辖救助了金翠莲父女二人,为了让这对可怜的父女能够安心地逃离渭州,鲁提辖亲自前往郑屠的肉铺里拖延时间,并打着小种经略相公的幌子向郑屠要了十斤精肉、十斤肥肉、十斤寸金软骨,而且还提出要求:全部切成臊子。肉都被切成了细碎的臊子,那该如何才能够稳妥地打包装起来呢?那便是用荷叶包了起来。

清代的小说《儒林外史》的第一回里写元朝的王冕在秦家放牛,秦家有时候会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王冕不舍得自己一个人吃,而是要带回去跟母亲一起分享,那么他是如何将这些腌鱼腊肉带回去的呢?便是拿块荷叶包了回家。

用江水煮饭,用青荷叶包裹钓来的鱼,明朝诗人袁凯在《浦口竹枝》里也提到过:“更将荷叶包鱼蟹。”看来,古人们用荷叶将鱼蟹打包起来是很流行的事。

用荷叶做食物

将生米和以鱼肉菜蔬等一起用荷叶包裹好后蒸熟,这样的吃法竟还和现在的糯米鸡颇有些相似。清朝人李调元在《南越笔记》里记录了岭南地区的一些风俗民情,其中就记载过东莞等地区有用香粳米混以鱼肉等各色佐料、再用荷叶包起来蒸熟的小吃,单是这种烹饪方式便能让人们感受到其香气之浓郁,而这道小吃的名字就叫作荷包饭。

用荷叶包裹食材直接蒸熟的吃法并不是只出现在清朝,唐朝诗人李颀对“荷包鱼”的吃法颇为喜欢,他曾送给了当时的书法家张旭一首诗,诗中写到“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粳。”(《赠张旭》)香米配鲜鱼,才能吃得更有滋味呀!

荷叶可入药

荷叶还是一味中医,在历代的中医典籍之中,荷叶都被收录其中。中医认为荷叶“色清色香,不论鲜干,均可药用”,而且荷叶的主治范围很广,《本草纲目》等古今药(食)学典籍认为:荷叶具有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热养身、降压利尿、敛液止汗、止血固精等功效。

秦汉时代,人们就将荷叶做成茶作为滋补药。明朝人戴思恭在他的著作《证治要诀》也提到说:“荷叶服之,令人瘦劣。”意思是说,服用荷叶,可以使人形体消瘦。这倒不是荷叶真的有毒,吃了之后有害于身体健康,而是因为荷叶有助于减肥、控制血脂,所以能够让人看起来消瘦不少。

相传朱元璋在位时,生性多疑,大肆杀害功臣。大臣们朝不保夕,每日上朝前仿佛和亲人诀别,逼不得已决定装病不上朝。于是找了当时的名医戴思恭求助。戴思恭就想了个法子,以荷叶入药给这些歌臣子们服用,他们服食后变得体态消瘦,就躲过了早朝。当然了,这只是个传说,但是却说明了荷叶的减脂功效。

用荷叶解暑

荷叶还是一种解暑佳品,荷出自水下,乃是寒性之物。古人深谙荷叶的解暑功效,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对荷进行过分析,然后说道:“碧筩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荷心是带有一点儿微苦的,夏日吃点苦,有利于解夏燥。

古人还喜欢喝荷露茶,就是从荷叶上收取那一滴滴的荷露水,然后用荷叶露水来煮茶。比如清朝的乾隆皇帝便非常喜欢喝荷露茶,每当每夏日荷叶茂盛时节,他都会到承德避暑山庄避暑避暑,他便曾挥笔写下《荷露煮茗》诗:“平湖几里风香荷,荷花叶上露珠多。瓶罍收取供煮茗,山庄韵事真无过。”荷露茶也因此声名鹊起。

此外,在《浙江志·杭州府》还记载过:“杭州人每到农历七月,多到西湖边纳凉。时值荷花盛开,荷叶田田。”此时,人们便掐取一段荷叶用来装酒,然后在直通空茎的柄心穿孔,将茎弯成象鼻状,就如同后世的吸管一般,人们便用嘴吸饮美酒。以荷叶装酒,既是突出了荷叶的解暑功效,而且还点明了荷叶的一个功能:做容器。

用荷叶做容器

将荷叶当作容器的玩法最早出现在曹魏时代,当时有人设宴饮酒,就用荷叶做杯,以簪刺透叶柄,之后将柄当作吸管吸饮美酒。

到了唐朝,用荷叶作为容器的方式就更为常见了,唐朝人赵璘在笔记小说集《因话录》里便提到过:唐代宰相李宗闵在一个夏天里在荷塘边设宴请客吃饭,便用荷叶做酒杯:将盛满美酒的荷叶系紧,然后放在人嘴边,再用筷子刺个孔让人饮下,如果一口喝不完就要重饮一次。此外还不准洒漏,否则就得挨罚。

同样的盛会在《酉阳杂俎》里还有记载:用新鲜的荷叶盛酒,再把叶心捅破,让茎叶相通,人们再从茎管处吸酒喝。这样一来,酒香与莲香一同进入嘴中,就形成了一种美妙不可言的感觉。古人还给这种喝酒的方式取了一个优雅的名字:“碧筒饮”。

因为用荷叶作为容器非常流行,所以在唐朝还诞生了一个以“荷叶杯”为名的教坊曲。这个名字的来源便是取自隋朝殷英童的《采莲曲》中的“荷叶捧成杯”一句。后来,“荷叶杯”便演变成为了一个词牌名。

当然了,荷花在夏季盛开,过了这个季节,人们该如何享受“碧筒饮”的美妙滋味呢?古人有办法,各类瓷器大师按照碧筒杯的样子做出了各式各样的“碧筒饮”特制酒杯,这样,人们不仅能够四时享用碧筒饮,更能够时时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感觉。

作者邱俊霖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gangxinxiw.com/afhzz/185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