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老家的厢房里,摆放着几个荷叶坛。荷叶坛其实就是一个陶罐,外表并不起眼,但却是母亲的宝贝,母亲用它腌制的咸菜是那样美味。
记得年9月,我开始上初中,中学离家较远,学校寝室不够,我们租住在学校边上的老乡家里。一日三餐学校只提供米饭,而菜就是靠我们自带的咸菜瓶。一般我们星期日下午在家里吃过晚饭就往学校赶,天气好的话,星期三下午学校早点放学,可以回家拿菜,顺便回家加个餐,吃完饭、装好菜,又得往学校赶。到了初三,课程抓紧了,只有星期六才能回家一趟。每次临行前,母亲总会从荷叶坛里掏出腌制好的咸菜洗净,用菜籽油炒好。父亲也会找些梨子汁瓶洗净,再将咸菜装好。因为是玻璃制品,有时也会不小心碰破摔坏,家里有时也没有足够的瓶子,于是父亲会把邻居家吃过的梨子汁空瓶要来,以备不时之需。
一瓶菜一般要管三天,如果一个星期不回家就得带两瓶,这样母亲就会准备两样菜了。记得好吃的有洋生姜、萝卜角、芥菜糟等,虽是咸菜,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学生时代也堪称美味了。同学之间,偶尔也会交换着吃,你尝点我的,我吃点你的,这样菜品又丰富了一些,既体验了分享的快乐,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在城里读师范的时候,生活条件略有改善,学校里食堂上能打到热饭热菜,但菜价较高,当时也舍不得买好菜吃。偶尔有乡邻上县城来,母亲专门捎来几瓶咸菜,这样我不仅可以节省一点生活费,还可以尝到久违的味道,内心满是感动。
参加工作后,学校里有食堂,菜品逐渐丰富,咸菜吃得越来越少了。医生朋友告诫我们,要少吃咸的,防止高血压。医生的话肯定有道理,但不知是吃油腻了还是咋的,有时还十分想念老家咸菜的味道。
我在城里安家后,母亲依旧在乡下忙碌,荷叶坛里的菜吃完一批又浸一批,坛沿口的水浅了又添上。母亲一年四季总备着不同的咸菜,有时把咸菜分给乡邻家,有时捎给城里的我和表姐们……大家都爱吃母亲腌制的咸菜,其实“咸菜非美味,亲情万年长”!
(作者:安庆市太湖县新仓镇小教第二党支部鲁朝明)
来源:学习强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