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荷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写意花卉的艺术特点,感知写意花卉蕴含的文化内涵。

2.了解写意花卉的用笔、用墨、用色的技法,认识牵牛花的结构特点,能够运用写意的方式来表现牵牛花。

3.感受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趣,增强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写意花卉的笔墨技法。

难点: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创作出一幅富有意境的花鸟画作品。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设置“荷韵接龙”的小游戏,教师吟诵诗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

向学生提问:

1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荷花的诗句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诗人为什么喜欢以荷花为题材作诗呢?(荷花品格高洁、寓意美好)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荷花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不仅以诗歌的形式来表现,绘画上也存在多种形式来表现荷花,以此来比喻高洁的品格。那么,画家是如何用中国传统的笔墨来描绘荷花的呢?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写意花鸟画《荷花》。

活动二:描述分析

1.画面内容

多媒体展示王雪涛的《荷花小鸟》和荷花的摄影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1)画面中描绘了哪些内容?

(荷花婷婷玉立于碧叶之上,小鸟停驻枝头,更增添了活泼的生气。)(2)画中描绘的荷花与真实生活中的荷花有什么不同?(更加简洁凝练、富有韵味)

教师总结:画家用画笔描绘的荷花造型更加简洁,简单勾勒即可传达出所画之物的神韵。而中国画写意花卉正是以简练概括的笔墨描绘花鸟蔬果,讲究笔法墨意的变化,使中国写意画更具有精神文化内涵。

2.墨色变化

教师放大《荷花小鸟》中荷花与荷叶的细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1)这两处分别运用了什么颜色?带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荷花-曙红,荷叶-墨色;色彩亮丽、对比强烈。)

(2)墨与色在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荷叶的黑白灰体现出墨色深浅不一的特点,再添以浓重艳丽的曙红,避免了画面的单调枯燥,二者相互交融、浑然天成。)

学生回答,教师启发引导:画家把用色、用墨、用水结合起来,墨与色相融,呈现出浓淡干湿的丰富变化。水墨运用淋漓尽致,画面充满灵气,富有生机。

3.用笔技巧

继续欣赏《荷花小鸟》中花茎和荷叶部分的放大图,引导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笔墨工具,体验中国画的笔墨趣味,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1)花茎与荷叶在用笔上分别有什么特点?(侧锋画出荷叶,中锋勾勒花茎。)

(2)这样的用笔方法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侧锋线条自然浑厚,中锋线条细劲有力,共同营造出变化丰富的画面效果。)

教师总结:不同的用笔,达到的画面效果迥然不同。画家结合自身的审美情趣、艺术风格等,以大胆肯定的用笔,再渲染出恣意贴切的墨色,浸透出写意花鸟画的魅力。而写意花鸟画的笔情墨趣以“言简意赅”为原则,根据不同的物象采用不同的笔墨技巧,来达到笔简情溢、墨简趣足的审美境界。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以荷花为例,示范荷花写意画法的步骤:

1.侧锋画荷叶,细笔勾叶筋;

2.曙红画荷花,适当留白:

3.中锋画花茎和莲蓬;

4.莲蓬染石绿,花茎点苔;

5.添加细节,题款用印完成。

活动四:实践展评

1.请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意趣盎然的黑荷图或彩荷水墨画。

2.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墨色、笔法、水分的掌控等。

3.完成作品后,举办“爱莲说”艺术作品展,请学生自愿上台展示并介绍作品。

4.其他同学从笔法、墨色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如《初荷》:中侧锋相结合,用笔富于变化,采用朱砂、藤黄等颜色点染荷花,色彩清新明丽,墨色相融,充满意趣。)

活动五:小结作业

1.学生回顾本堂课所学知识内容,并进行情感升华:画家将自身的气质、心境、情感、审美等自然地融人到行笔运墨中,使得这样的笔墨语言有了情感,有了生命。而写意画的“意”和“气韵”等精神内涵以笔黑作为重要媒介,间接反映了画家对宇宙,自然的感悟,更流露出了自身的真情实感。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更需要感受写意花鸟画的意蕴、情趣,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情怀。

2.课后搜集自己喜欢的花鸟名家及其作品,并尝试临摹作品。

四、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gangxinxiw.com/afhzz/508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