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仁笔墨技法解析附代表作和局部高清图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之前已经发过弘仁的作品集了,这篇文章着重分析他的笔墨、皴法、构图、还有个人艺术符号等。

先上几张最具个人风格风格、笔墨极佳的代表作。

林泉春暮图轴九溪峰壑图古槎短荻图轴松涧清音图轴长林逍遥图雨余柳色图山水图陶庵图轴冬雪图立轴黄海松石图西园坐雨图

接下来我截了一些局部有代表性的图片来和画友们共同欣赏、学习。

先来看他的笔墨,这是中国画最主要的。

他的用笔和倪瓒很像,都是极佳的,不过因为构图的缘故,长线条很多,更显瘦劲,全用筋骨勾出山石轮廓,干净利落,遒劲有力,皴法很少,只淡淡擦一点干笔。

这使得他的画看起来空旷寂寥,有“空山无人、水流花谢”的意境。非心境极简极淡之人不能描绘,因世人爱华饰用笔只多不少,甚至唯嫌不够,而弘仁的画却是宁少勿多,古人言“诗不故作”,确实如此,意犹未尽才是上品。

看,这些线多么空灵疏淡,看着真是舒服。

这些苔点、杂树,多么高级的松弛感。

有倪瓒的影子

在一些画面里,我发现了一些活泼的线条

可以想象大师画这些线条时是多么的畅快洒脱,笔变成了小马,在纸上奔腾,真正的好画家,手里的笔是活的,自有生命。

看这块石头的线条变化如此丰富。在传统遒劲绵柔的线条之中忽然出现这么几笔,让人一下子就精神了。

通篇跳跃之笔过于浮躁,而通篇谨慎笔法又过于昏沉,来几笔活泼的醒一下,画过画的都知道,兴致来了就是这样,这也是大师的小俏皮。当然也可能是画烦了(大师莫怪我)哈哈,画画的都懂得。

皴法

弘仁的画骨多肉少,很像一个骨劲神清的道人,皴法不多,大部分时候是这种:淡淡的干笔皴擦几下。

除了他自己的典型面貌以外,他也摹古,其实画中国画的没有不摹古的,我喜欢拿各家的仿古册对比,更能直观看出一些笔墨意趣方面的东西。

荷叶皴

折带皴

拖泥带水皴

荷叶皴

披麻皴

乱柴皴

牛毛皴

擦笔干皴和后面山峰的墨色对衬,前明后暗。

以点代皴

最喜欢这幅新安册

淡淡的月光、荒芜的意境。

苔点篇

他比较常用的基本就是这几种,尤以这种竖尖苔为个人标志。后来的老树画画就是学的弘仁,看画面很明显,特别是大量的使用这种苔点。

个字苔,也很常见。

还有这种草,也是他的个人名片之一,草的线条丰富活泼,弥补了画面皴法少的单调。

横点

具有自己特色的石块组合

你在他很多画里面都能看到这块石头,这是他的独创——一种打破传统堆积的切割法。

树也和倪瓒很像,孤傲、冷峻的生长在太湖边

弘仁很少画云,即使画也多用勾云法,不似梅清、石涛那样浪漫,我猜他是个大直男,性格如同他的线条一样,直来直去。

随意的勾

细致的勾

空云法

个人认为,清代两位最值得认真研学其笔墨的当属弘仁和石涛,弘仁的线条很高级,石涛多变化。

后世老树画画除了那个人物,其他元素全部来自于弘仁。

他把那些最具中国画美感的元素凝练提取,并巧妙融合,达到了一种奇异的美学高度。

他的东西其实也是来自传统,没有任何一个画家不经过那些而能成就,那是越不过的山峰。

一副弘仁的《仿元四家山水图》结束此篇,他把元四家的画法组合在一幅作品上,按照倪、黄、王、吴的笔法随着风景变化,画面很是和谐静谧。

学会了弘仁的笔墨符号,你的画面绝不会陷于流俗,因为其正宗的中式美学修养所决定,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egangxinxiw.com/afhpz/491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2